【知識點】財務會計計量★★
會計計量屬性反映的是會計要素金額的確定基礎。

一、歷史(shi)成本(ben)(實際成本(ben))
在歷史成本計量下:
(1)資產按照購買時支付的現金或者現金等價物的金額,或者按照購買資產時所(suo)付出的對價(jia)的公允(yun)價(jia)值計(ji)量。
(2)負債按照因承擔的現時義務而實際收到的款項或者資產的金額,或者承擔現時義務的合同金額,或者按照日常活動中為償還負債預期需要支付的現(xian)金(jin)(jin)或者現(xian)金(jin)(jin)等價物的金(jin)(jin)額(e)計量(liang)。
二(er)、重置成本(現行(xing)成本)
在重置成本計量下:
(1)資產按照現在購(gou)買相同或者相似(si)資(zi)產所需支付的(de)現金(jin)或者現金(jin)等價(jia)物的(de)金(jin)額計量。
(2)負債按照現在償付(fu)該項債務所(suo)需(xu)支付(fu)的(de)現(xian)金或者現(xian)金等價物的(de)金額(e)計量。
應用:固定資產盤盈時,使用重置成本作(zuo)為入(ru)賬價值。
三、可變現凈值
在可變現凈(jing)值計量(liang)下,資(zi)產按照其正常對(dui)外銷售所能收到現金(jin)或者現金(jin)等價(jia)物的(de)金(jin)額扣減該資(zi)產至完工時估計將要(yao)發生的(de)成本、估計的(de)銷售費用(yong)以(yi)及相關稅費后的(de)金(jin)額計量(liang)。
應用:存貨按照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進行期末計量。
四、現值
在現值計量下:
(1)資產按照預計從其持續使用和最終處置中所產生的未來現金流入量的折現金額計量。
(2)負債按照預計期限內需要償還的未來凈現金流出量的折現金額計量。
應用:包含重大融資成分的收入確認、分期付款購買固定資產、資產減值(資產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現值的確定)、應付債券、租賃負債等的核算。
五、公允價值
在公允價值計量下,資產和負債按照市場參與者在計量日發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項資產所(suo)能收(shou)到或者轉移一項負債所(suo)需支付(fu)的價格計量。
有序交易是指在計量日前一段時期內相關資產或負債具有慣常市場活動(dong)的(de)交易(yi)(yi),清算(suan)等被迫交易(yi)(yi)不屬于有序交易(yi)(yi)。
應用:交易性金融資產、其他權益工具投資等(deng)的初始及(ji)后續計量。
了解:對于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相關規定確認為無形資產或存貨等資產類別的數據資源,基于數據交易市場的發展現狀等情況,當前尚不具備公允價值計量條件,不得以評估等方式得出的金額直接作(zuo)為后(hou)續計量的依據。
提示:
企業在對會計要素進行計量時,一般應當采用歷史成本,采用(yong)重置(zhi)成本(ben)、可變現凈(jing)值、現值、公允價值計(ji)量(liang)的(de)(de),應當保證所確定(ding)的(de)(de)會計(ji)要素金額能夠(gou)取得并可靠(kao)計(ji)量(liang)。
相關試聽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