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節 會計檔案管理和會計工作交接
考點3 會(hui)計檔(dang)案的(de)歸檔(dang)和保管
(一)歸檔要求
分類 | 具體內容 |
會計憑證 | 原始憑證、記賬憑證 |
會計賬簿 | 總(zong)賬、明細賬、日記賬、固(gu)定資產卡片及其他輔助(zhu)性賬簿 |
財務會計報告 | 月度(du)(du)、季度(du)(du)、半年度(du)(du)、年度(du)(du)財務會計報告 |
其他會計資料 | 銀(yin)行存款余額調節表、銀(yin)行對賬單(dan)、納稅申報(bao)表、會(hui)計(ji)檔(dang)案(an)(an)移交清冊、會(hui)計(ji)檔(dang)案(an)(an)保管清冊、會(hui)計(ji)檔(dang)案(an)(an)銷毀清冊、會(hui)計(ji)檔(dang)案(an)(an)鑒定意見書 |
注(zhu)意(yi)![]()
單位的會計機構或(huo)會計人員所屬機構(以下稱“單(dan)位(wei)會計(ji)管(guan)(guan)理(li)機構”)負(fu)責定期將應當歸檔的(de)會計(ji)資料整理(li)立卷,編制會計(ji)檔案(an)(an)保管(guan)(guan)清冊。單(dan)位(wei)的(de)預(yu)算、計(ji)劃、制度(du)不(bu)屬于會計(ji)檔案(an)(an)。
口訣![]()
賬證(zheng)報、表單冊(ce)、意(yi)見書(shu)、小卡片屬于,預計制不(bu)屬于。
(二)保管期(qi)限
1.臨時保管
當年形成(cheng)的會計檔案,在(zai)年度終了后,可由(you)單位會計管理機構(gou)臨時(shi)保管1年;確需推遲移交的,應經單位檔案管理機構同意,最長不超過3年。
口(kou)訣![]()
一般(ban)1,最長3。
2.歸檔后的保管
保管(guan)(guan)期(qi)限從會計(ji)年度(du)終了(le)后的第一(yi)天算起。由(you)單位檔案管(guan)(guan)理(li)機構(gou)負責保管(guan)(guan)。
保管期限 | 會計檔案 |
永久 | 年度財(cai)務(wu)會計(ji)報(bao)告(gao)、會計(ji)檔(dang)(dang)案(an)保(bao)管(guan)清冊、會計(ji)檔(dang)(dang)案(an)銷毀清冊、會計(ji)檔(dang)(dang)案(an)鑒定意見書 |
30年 | 憑證、賬(zhang)簿(不含(han)固定資(zi)產卡片)、會計檔案移交清冊 |
10年 | 月度、季度、半年度財(cai)務會計(ji)報(bao)告;銀(yin)行存款余額調節表(biao);銀(yin)行對賬單;納稅申報(bao)表(biao) |
5年 | 固定資產卡片 |
口(kou)訣![]()
年報、管、銷、鑒:永久;賬、證(zheng)、移交:30;卡片5,其他10。
根據(ju)《會計檔(dang)案(an)管理(li)辦法》的(de)規定,下列(lie)會計檔(dang)案(an)應永久保(bao)存的(de)是( )。
A.記賬憑證
B.原始(shi)憑證
C.會計檔案保(bao)管清(qing)冊
D.半年度財(cai)務(wu)報告
【答案(an)】C
【解析】(1)選項AB:最低保管期限為30年;(2)選項D:最低保管期限為10年。
3.以電子形式保管會計檔案的要(yao)求
類型 | 需要滿足的條件 |
內部資料 | (1)來源真實(shi)有效,由計(ji)算(suan)機等電子設備形(xing)成和傳(chuan)輸(shu) (2)會(hui)(hui)計核算系統(tong)能夠準確、完整(zheng)、有效接收和讀取電(dian)子會(hui)(hui)計資料,能夠輸出符合規定(ding)格式的會(hui)(hui)計資料,設定(ding)了必(bi)要審簽(qian)程序(xu) (3)電子檔案(an)(an)管(guan)理系統能夠有(you)效(xiao)接收、管(guan)理、利用電子會計檔案(an)(an),符合(he)電子檔案(an)(an)的長期保管(guan)要求,并建立了(le)檢索關系 (4)采取有(you)效措施,防止電子會計檔案被篡(cuan)改 |
內部資料 | (5)建立備份制度 (6)形成的電子會計(ji)資料不(bu)屬于具有永久(jiu)保存(cun)價(jia)值或者其他重(zhong)要保存(cun)價(jia)值的會計(ji)檔案 |
外部資料 | 滿(man)足上述(shu)內部(bu)資料(liao)的要求,同時(shi)附有符(fu)合規(gui)定的電子(zi)簽(qian)名 |
口訣(jue)![]()
來源真、系統行、可檢索、防(fang)篡(cuan)改、能(neng)備份(fen)、非永久(+有(you)簽(qian)名(ming))。
(三)外借、移(yi)交(jiao)和接收(shou)
1.會計(ji)檔(dang)案(an)的外借
會(hui)計(ji)檔案一般不得對外借出。必須(xu)借出的(de),應(ying)當嚴格(ge)按照規定辦理相關(guan)手續。
2.會計檔案的移交與(yu)接收
由(you)單位(wei)會(hui)(hui)計管(guan)理(li)機構編制檔(dang)案(an)(an)移(yi)交清(qing)冊。單位(wei)檔(dang)案(an)(an)管(guan)理(li)機構接收(shou)電子(zi)會(hui)(hui)計檔(dang)案(an)(an)的,對(dui)電子(zi)會(hui)(hui)計檔(dang)案(an)(an)的準確性(xing)(xing)(xing)、完整性(xing)(xing)(xing)、可用性(xing)(xing)(xing)、安全(quan)性(xing)(xing)(xing)進行檢測(ce),符合要求的才(cai)能接收(sh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