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點2 法(fa)的淵源和效力
(一)我國法的淵源
具體形式 | 制定機關 | 命名規律 | |
憲法 | 全國人大 | — | |
法律 | 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 | “法” | |
法規 | 行政法規 | 國務院 | “條例”“辦法”“規定” |
地方性法規 | 地(di)方人大(da)及其常(chang)委(wei)會(hui)(hui)(主要由省級人大(da)及其常(chang)委(wei)會(hui)(hui)制(zhi)定,包括(kuo)浦東新區法規(gui)、海南自(zi)由貿易港法規(gui),還包括(kuo)民(min)族自(zi)治(zhi)地(di)方的自(zi)治(zhi)條(tiao)例(li)和(he)單(dan)行條(tiao)例(li)) | — | |
規章 | 部門規章 | 國務(wu)院(yuan)各部委、中國人民銀行、審計(ji)署、海(hai)關總(zong)署、國家稅務(wu)總(zong)局(ju)等 | — |
地方政府規章 | 地(di)方人民政府(fu)(主要指的(de)省(sheng)級人民政府(fu)) | — | |
其他形式 | 特(te)別行政區的法(fa)、國際條(tiao)約也屬于我國法(fa)的形式 【注意】最(zui)高人民(min)法院的判決書不(bu)屬于我國法的形式(shi) | ||
手寫(xie)板1

![]()
手寫(xie)板2
(二)法的(de)效(xiao)力(li)和適用原(yuan)則(ze)
1.基本(ben)原(yuan)則
根本法(fa)優于(yu)普(pu)通法(fa)、上位(wei)法(fa)優于(yu)下(xia)位(wei)法(fa)、新法(fa)優于(yu)舊(jiu)法(fa)、特(te)別法(fa)優于(yu)一般法(fa)。
2.特(te)殊情(qing)況(kuang)下解決法的效 力沖突的方式
沖突雙方 | 裁決機關 |
法律vs法律 | 全國人大常委會 |
授權制定(ding)的法規(gui)vs法律 | 全國人大常委會 |
行政法(fa)規(gui)vs行政法(fa)規(gui) | 國務院 |
部門規(gui)章(zhang)vs部門規(gui)章(zhang) | 國務院 |
部門規章(zhang)vs地方政府(fu)規章(zhang) | 國務院 |
部門規(gui)章vs地方性法規(gui) | 由國務院提出意見: ①國(guo)務院(yuan)認為應當適用地(di)(di)方(fang)性法規(gui)(gui)的,則適用地(di)(di)方(fang)性法規(gui)(gui) ②國務院(yuan)認(ren)為(wei)應當適用部門規章的,提(ti)請全國人大(da)常(chang)委會裁決 |
下列關于法律效力等(deng)級的(de)表述(shu)中(zhong),不正確的(de)是( )。
A.上(shang)級地方政(zheng)府規(gui)章的效力高于下(xia)級地方政(zheng)府規(gui)章
B.行政法(fa)規(gui)的(de)效力(li)高于地方性(xing)法(fa)規(gui)
C.本級(ji)地方(fang)政府(fu)規章的效力高于本級(ji)地方(fang)性法(fa)規
D.法(fa)律的效(xiao)力高于行政法(fa)規
【答案】C
【解(jie)析(xi)】憲法(fa)(fa)>法(fa)(fa)律>行政法(fa)(fa)規(gui)>地方性法(fa)(fa)規(gui)>本級和下級地方政府規(gui)章